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所)始建于1958年。兰州化物所目前主要开展资源与能源、新材料、生态与健康等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工作。
建所以来,经过几代科研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开拓创新,兰化所获得科技奖励成果180多项,其中含国家级奖励成果35项(含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8项、摩擦学领域国际最高奖1项,为国家经济建设、科技事业发展,特别是我国石油化工及战略高技术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在催化、润滑和摩擦学理论以及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创造性的贡献。
兰化所目前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中科院与甘肃省共建的重点实验室,4个所级研究单元;建立了绿色化学化工技术、特种润滑防护材料与工程技术、西部特色中药藏药、生态环境材料与工程等4个研究技术平台。拥有价值2亿多元的核磁、质谱、电子显微镜、能谱、红外、摩擦磨损试验等大型科学仪器;拥有相关领域图书50多万册,期刊1000多种;研究所编辑出版《摩擦学学报》、《分子催化》、《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三种国内核心学术期刊。近年来,每年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至500篇,其中被SCI和EI收录及引用的论文数量名列国内科研机构前列;每年申报100件左右的国家发明专利及一定数量的国际专利,在中国科学院系统和甘肃省名列前茅。
截止2013年12月,研究所在职职工583人,其中科技人员47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士1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首批万人计划入选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研究员及正高级工程技术人员97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68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6人,“西部之光”入选者41人;共有在学研究生313人,其中博士生169人、硕士生144人。